閱讀能力是一項很重要的語文能力。 這項能力關系到學生對信息的收集、 整理和處理的水平。正因為如此,幾乎是所有的小學語文教師都正確地認識到了閱讀能力之于小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性,也加強了對學生的閱讀訓練指導。小學語文教師加強了對學生的閱讀訓練指導是可喜的現象??墒菍嶋H的效果到底如何呢?
在采訪小學語文教師時, 我們聽到的更多的是他們的苦悶:“我每天給學生布置很多的閱讀訓練題,不辭辛苦地給他們講解閱讀方法,可是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是提不上來?!边@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從語文教育的規律來看,這是因為學生的閱讀需要的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要知道,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靠的是他們的閱讀積累而不是更多的技巧學習。 這正如蘇聯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讓學生變得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 ”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規定: 小學生六年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得少于 145 萬字。小學三、四年級學生要做到 “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 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
背誦優秀詩文 50 篇 (段)”“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要想確實完成語文課程標準關于學生閱讀的要求, 小學語文教師就應該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 逐步養成學生愛閱讀、會閱讀的好習慣,切實提高他們的閱讀實效。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相比于電視、手機、網絡上的音像結合的媒介,紙質閱讀的劣勢還是很明顯的。特別是在這樣一個動畫片泛濫的年代, 太多的學生沉迷于動畫片里的離奇的情節、 夸張的動作以及搞笑的語言。 只要是下了課,學生聚在一起,談論最多的當然要算是動畫片了。所以說,從某種角度來說,要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要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其實是打一場和電視、手機、網絡搶奪學生的戰爭。只有我們成功地從這些低俗的、限制學生想象力的音像作品中把學生誘導出來,才使加強學生的紙質閱讀,提高閱讀效率有了實現的可能。 而要把學生吸引到紙質閱讀上來,就需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 我們會經常碰到課文里涉及的課外名著。在這個時候,有經驗的語文教師很善于及時地抓住這樣的機會, 通過簡要交代著作的情節內容, 或是介紹故事主人公的傳奇經歷, 或是介紹該著作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等等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并順帶著布置閱讀的任務的。此外,有部分的教師會建議家長定期帶孩子去逛逛書店或是圖書館, 讓孩子在書籍的海洋里得到熏陶感染, 這種做法也是非??扇〉?。
二、精選內容,保證學生閱讀質量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冰心先生曾經給過少年兒童這樣的讀書建議:“讀書好, 讀好書, 好讀書。 ”冰心先生的話很簡短,但是包含的道理卻是很深刻的:正因為讀書的好處很多,所以就要求少年兒童多讀書;但是讀書也是需要選擇的,只有讀對了書才能給少年兒童帶來益處, 而如果讀錯了書就會給少年兒童帶來不良影響。 做為一名負責任的語文教師, 是應該擔負起精選閱讀內容,保證學生閱讀質量的責任來的。我們都有這樣的同感: 優秀的語文教師除了很好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之外,他(她)們對于自己所任教的學生的閱讀情況也是了如指掌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 文化產品的種類越來越多。 在五光十色、良莠不齊的文化市場,不用說是小學階段的學生了, 就是絕大多數的家長都要難辨是非、無所適從了。 正因為如此,才更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從自身深厚文學功底和及時了解文化市場動向出發, 給學生指出一條光明的閱讀之路。那么,怎樣才算是給學生指出一條光明的閱讀之路呢?我們認為,如果小學語文教師抓好這三部分的推薦閱讀就很不錯了。 這三部分的推薦閱讀:一是傳統文學名著的薦讀,二是上文所述課本內涉及的名著的薦讀, 三是當前文化市場的新產品 (最好是教師事先閱讀過的書籍)。
三、巧妙組織,提高學生閱讀效率
給學生推薦了閱讀的書目就是為學生的課外閱讀出成果奠定了基礎。 但是如果小學語文教師僅限于此, 沒有對學生的閱讀過程進行跟蹤、參與的話,那么學生閱讀的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 這是為什么呢? 深入探究,我們會發現這是因為小學生的年齡階段特點所決定的。 因為小學生的識字量少、理解能力不強、不懂閱讀方法、閱讀的注意力不夠集中等等特點,使得他們的課外閱讀更多的成為淺度閱讀而非我們教師所期望的深度閱讀。那么,如何才能引導學生的深度閱讀進程呢?
以閱讀的進程來看,小這語文教師跟蹤、參與學生的閱讀是可以從閱讀的起始階段、 閱讀的深入階段和閱讀的結尾階段來劃分的。 在學生閱讀的起始階段,教師可以做適當的導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學生閱讀的深入階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必要的批注、摘抄,教師有可能的話還要定期檢查學生的批注、 摘抄的進程;在學生閱讀的結尾階段,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諸如讀書交流會之類的活動, 讓學生好好說說他們閱讀的體會, 教師也應該適時地糾正學生閱讀體會中的偏差。
總之, 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需要語文教師的全程參與。 小學語文教師只有加強學生閱讀前、閱讀時、閱讀后的跟蹤指導,做好興趣激發和保證閱讀方向等工作, 學生的閱讀質量的提高才有了實現的可能。
參考文獻:
[1]張興 柱.小 學語 文 閱 讀 教學 創 造 性 思維的培養.教育革新.2007.
[2]陳賽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研究.天津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