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代學生的學習需求,新的教學模式應勢而生。變式教學模式作為這一時代下的新產物,它出現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意識,從而使學生在激烈的社會競爭背景下立于不敗之地。在高中數學知識的教學中,實施變式教學模式可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究式思維,使學生在實際練習中不斷提高自己、豐富自己,最終達到快速提高數學成績的目的。
一、數學知識開展變式教學的必要性
(一)開闊學生思維,明細解題思路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只為學生們講解一種解題方法,導致學生在做題時只能用固定的思路去解析,從而逐漸養成被動學習、思維封閉的惡習。長期以往,將對學生的發展形成強大的阻礙。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在數學教學中使用變式教學已經逐漸成為授課趨勢,得到的教學效果也較為良好。這種方法不僅使學生的學習思維得到開闊,而且在做題中的思路也更加清晰,學習成績自然而然就能得到提升。
(二)加強學生知識探究,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在高中數學教材中,教學知識點的數量涵蓋較大,不利于學生輕松掌握,使得部分學生因此產生厭學的情緒,從而增加教師授課壓力。為了提高高中數學知識的教學質量,我國各高中學校都應該創新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制定符合當今社會時代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高中數學知識掌握量,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深入實施變式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自身的探究能力與創新思維得以開闊,隨之應用于學習當中,找到合理解決各種類型的數學方法,提高學習數學學科的效率。
二、高中數學知識教學中開展變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課前教師引路,學生做主人
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大多占有主導地位,學生作為接受者,只能被動地接收知識。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不能自主探討問題,探究性思維得不到發展,學生無法進行創新,從而難以達到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高中數學知識變式教學模式的實施可以真正意義上實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符合當今教育事業倡導的教育理念。教師充當學生的引路人,幫助學生渡過難關。在課上教師不再是思維的灌輸者,而是知識的傳遞者,引導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自己多想辦法,也可以分組合作共同研究出一套新辦法,這樣的學習方法可以使得學生真正對自己的學習負責,達到高效率、高水平的學習目的。
(二)課上及時變式,學生隨時掌握知識
在高中數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問題題型及時地進行變式。比如說在三角函數問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進行正弦、余弦、正切這三者之間的比較,分析它們在解題過程中的相似之處以及不同之處,然后通過具體的題型,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到不同的解題方法。
教師在課堂上及時的變式,可以有效節約學生的學習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學生們對數學知識進行及時掌握,可以使得他們在考試過程中將由做題過程中遇到的相關內容延伸到考試內容,從而提高考試成績。
(三)課后及時復習,總結重點
在課下,學生要對課上教師講解的內容進行及時復習,將教師所講的重點與難點進行針對性記憶,并對題型進行總結與歸納,為日后的復習做準備。及時的復習還可以有效地使學生開闊自己的思路,對一種題型找出多種解法,面臨考試時不會因題型陌生而擔憂。學生還可以在學完每個章節以后,自己再根據相關知識點做一個具體的總結方案,將簡單的知識點進行合理去除,對易錯點進行重點記憶,保證自己日后高效復習。
三、結語
在高中數學知識的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合于學生們的學習。教師應該在傳統的基礎上加以改善與優化,引導學生對相關或者相似的題型進行總結與歸納,分辨各變式題型的思路,總結其相似點以及不同處,為以后的解題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變式學習中,教師要及時地為學生們指引思路,使學生可以清楚地找到符合自身發展的最佳學習方法,并自主地去探究學習,在課上及時地對各種題型進行練習與掌握,課下則能針對重點內容進行有效復習,最終達到高效學習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瞿晶.程序性數學知識的課堂教學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3(1):77-78.
[2]謝麗英.高中數學課堂中變式教學的案例分析[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2.
[3]秦利芳.高中函數教學中概念的變式教學初探[J].中學數學,2014(1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