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 留守學生的教育已經成為社會、學校教育面臨的新課題。 而在學校教育中,班主任擔任著重要的角色。 那么,班主任應如何做好留守學生的教育呢?
一、深入了解,建立檔案
了解學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班主任只有全面了解和研究留守學生,才能從實際出發,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對他們進行教育。 因此,班主任要認真細致地進行摸底調查,摸清留守學生及家庭成員的基本情況、父母務工地址、聯系方式、臨時監護人姓名、年齡、住址以及留守學生的心理品質、學習行為、生活習慣等諸多方面,建立動態檔案,同時將自己的聯系方式告訴學生及監護人,以便聯系。 通過這種方式,建立起學生、家長和教師之間溝通的橋梁,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聯系網絡。
二、傾注真愛,得其信任
愛的缺失是留守學生共同的問題,也是造成留守學生難教育的根源之所在。 因此,作為班主任應該對留守學生傾注更多的愛。西方教育家羅素說過:“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是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地發展?!?/p>
這充分說明了教育者具備一顆愛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對留守學生來說,教師的愛顯得尤為重要。 班主任要在生活上關心他們,學習上幫助他們,讓他們時時處處感受到班主任對他們的無微不至的愛,體會到班主任對他們的尊重和理解,從而親近班主任,樂意聽從班主任的教導。
三、架設橋梁,有效溝通
班主任不僅要做好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還要做好學生和家長之間的溝通。 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學生與家長的聯絡員, 定期向家長匯報學生在學校的表現, 征求他們對教育子女的意見與建議, 并將這些意見與建議轉達給學生。 班主任還要向學生傳達父母在外打工的艱辛,讓他們了解打工的辛苦,激勵他們勤奮學習。同時,班主任應經常讓留守學生的家長和學生進行聯系, 通過父母與孩子的交流增進彼此間的了解,融洽彼此間的感情,鏈接親情, 使學生在愛與親情的海洋中學習和生活,快樂成長。
四、因材施教,對癥下藥
因為留守學生的父母無暇顧及孩子,因此,留守學生在情感上得不到正常的交流和正確的引導, 這對他們的心理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他們有的個性怪異、自卑任性、合作意識差;有的因學習上無人管理,出現疑難無人指導,從而導致學習無興趣,學習成績差;還有的父母因長期在外心理上感覺對孩子有所虧欠,就試圖在經濟上給予補償,從而養成了孩子花錢無節制、愛攀比、上網吧打游戲等壞習慣。針對留守學生不同的情況,班主任應有針對性地與他們交流,了解他們的所想所需,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著重進行矯正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例如,我班有個叫孟波的學生,一直很遵守紀律,成績也不錯??墒切聦W期開始,他各科作業老是完不成,成績也直線下降,有的學生還反映他有時到個人開的黑網吧去上網。于是我找他談話才得知因為家庭經濟困難,新年過后他父母外出打工,兩三個月才回家一次,由奶奶照顧他的生活。 奶奶沒上過學,不能對他的學習進行監督和指導,慢慢地他就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作業經常胡亂完成甚至不完成。而他的父母因為自己不能在孩子身邊親自照顧覺得虧欠他,于是就努力在金錢方面滿足孩子,給他較多的零花錢。 孟波零花錢多了,就偷偷拿錢去上網,沉迷于打游戲中,學習就更一塌糊涂了。 了解到這些情況后,我就給他的父親打了電話,告訴他孩子現在的情況,他聽后非常著急,可是又不能放棄工作。于是我們就共同商量了幫助孩子的辦法:讓他的父母每周至少給孩子打兩次電話,每兩周跟班主任聯系一次,每月至少回家一次,了解孩子的學習以及生活情況。 給孩子適量的零花錢,讓孩子建立記賬本,培養正確的消費觀念。 同時我還在班內讓小組內的學生幫助他的學習,重建他的學習信心。 經過一段時間的共同努力,孟波的學習成績又迎頭趕了上來,還在學校運動會中取得了好成績, 為班級爭得了榮譽。孟波的成功轉變,使我深深感受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作為班主任, 對待這些留守學生,我們要根據具體情況因材施教,既要做他們的教師,又要像他們的父母,要走進他們的世界,引導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總之,作為班主任我們既要做留守學生思想的引領者, 又要做留守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生活的關照者。 要用師愛、親情為留守學生營造溫馨的家園氛圍,讓留守學生在遠離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