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與提高的能力就是創新能力,創新是時代的需求,是學生終身發展的重要基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根本就是要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思維是行動的指揮,如果沒有創造性思維,創新能力也就無從談起了。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的能力提高是教學的主要培養方向。這五個方面的學習不僅是學生的語言活動,還是他們的思維活動。 與其他學科不同,我們在對學生的英語思維進行訓練時, 要同時對學生的語言能力進行訓練,即思維與能力相掛鉤,不能與那五個方面的能力培養分離開來。因此,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培養時,都是通過一些與五個方面相關的英語活動而進行的。
筆者將自己多年來的經驗做了一個總結,以期收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一、激發學生的潛能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是教學的主體, 因為我們的英語教學目標是通過學生而實現的。因此,教師要努力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與同學協同合作。當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并主動參與到其中時, 培養與提高他們創造性思維就有了良好的基礎。
(一)激發和培養創造性思維
學生進行創造的需要歸根究底是激發自身潛在的能力與創造性地實現自身價值的需要。在學生進行創造的過程中,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創造動機, 只有有了一定的創造動機,學生的潛力才能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并逐步幫助學生形成創造性人格。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自身的特點, 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內部動機能夠順利形成, 從內心深處愛上英語學習,由“要我學”這種間接需要變為“我要學”的直接需要。
(二)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學生的創造力不是輕易得來的,而是要靠長時間的動腦思考的。 只有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與教學氛圍,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逐漸地幫學生形成自己獨特的創造力。
著名文哲學家別林斯基曾經說過:“愛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 對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苯處熞獰釔蹖W生、相信學生,公平對待每個學生,與學生友好相處,給學生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這是學生創造力形成的極其重要的條件。
(三)直觀教學發展直覺思維
直覺思維與邏輯思維都是創造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忽略了對學生直覺思維的訓練, 只注重邏輯思維。 這種做法會使學生的創造思維形成得比較緩慢,難以落實到具體事物上。學生的思維并不能即刻成為大腦的內部運動, 而是需要首先將具體的事物和他們已有的、 已經掌握的知識相連。結合學生的思維特性,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媒體, 如實物、圖片、幻燈片等形式來組織教學。 愛因斯坦曾經這樣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p>
由此可見, 通過直觀的事物來為學生創設情境,激發他們的想象,幫助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與形成是有效且必需的。
二、鼓勵探索,使創造性思維更靈活
經過了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發現,我們一直存在著一個誤區,就是重視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卻很少能夠在培養學生發現、提出問題的能力方面下工夫。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
所以, 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質疑的機會, 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疑問,使學生成為勇于挑戰常規,樹起自己獨特的旗幟的人。
同時,教師要多為學生提供素材,讓他們能夠通過其他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多提出自己的看法與疑問。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要讓學生多轉換一下思考的角度與研究的方向,通過多層次進行分析。另外,教師的問題可以隨時變換,讓學生根據教師給出的條件靈活地進行回答, 改變自己的結論,也可以由學生去提出條件,讓學生通過多個方向進行探索。
最重要的是, 學生的發散思維訓練是很有必要的,只有長時間地進行下去,才能給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帶來長足的發展, 使他們思維更靈活。對于創造性思維來說,它的主要組成部分和關鍵就是發散性思維, 只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提高了, 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才有可能得到相應的提高。
為了讓學生的思維更加廣泛, 更加有深度,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對其進行訓練。 常用的訓練方法有———順向思維, 它能讓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 逆向思維, 它能讓學生的思維更有邏輯性; 多向思維,它能使學生的思維具有自己的特性,不拘泥于一隅。
三、進行教學方法的指導,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的能力是現代人必備的一項技能,因為它將決定一個人未來的發展。相對于人的一生來說,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是短暫的,離開了學校,他們仍然需要不斷學習,持續為自己充電, 充實自己。 只有具備了自學的能力, 學生才能在離開校園后進行知識的學習與更新,以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 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 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 在日常的學習中逐步建立自學的習慣。 為了讓學生有一個扎實的基礎, 教師更加需要對學習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只有當學生能夠自主學習了, 才能有效地激發他們對于英語學習的樂趣與求知欲望。有了學好英語的信念,再加上自己的不斷探索與對已有知識進行深化的過程,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能夠順利萌生。
總而言之, 創造性思維能力絕不是單純的智力品質,而是一種重要的性格特征,一種綜合素質。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水平以及學生之間的差異設計教學進程, 并且根據教學進程中的具體情況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解決實際問題的操作能力,只有教師具備了教學上的創造能力,才能培養出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