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程地質勘探的準確與否對房屋的建筑成本有著直接的影響作用。而水文地質著重研究地下水的分布規則和形成規律,地下水的化學、物理成分,地下水資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對工程建設和礦山開采的不利影響因素及其防治等。所以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研究工作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針對工程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評價內容和地下水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等問題進行論述。
【關鍵詞】工程勘察;水文地質;危害
引言
工程地質勘察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涉及到巖土結構的穩定性,也涉及到水文地質勘察的相關問題,但是,近些年,由于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經常容易被忽略,從而導致地下水對巖土結構帶來較大的危害,為此,國家開始強調在工程地質勘察中必須注重水文地質的問題,重視地下水的影響危害,確保巖土結構穩定,同時,要意識到水文地質研究的重要性,對于水文地質勘察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從而降低地下水對表層建筑和巖土結構的影響,從而保證地表建筑物的穩定和長久。
1 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的評價內容
水文地質評價非常重要,關系到工程勘察的結構,影響建筑工程的實施。首先,要注重對下水位對于建筑工程質量的影響,也就是在工程勘察時,要考慮到地下水的結構變化,結合自然環境,合理的規劃勘察方向,從而明確工程建筑的施工目的,進而對整體工程做出準確性的評價方案,從而確保建筑工程順利進行。其次,水文地質勘察中要注重巖土結構的評價,地下水是影響巖土結構的主要因素,要想保證建筑工程的地基穩固,就必須在勘察時額外注重巖土結構的穩定性變化,以免在建筑施工時,發生地基下沉、建筑物倒塌等事故,為此,在地質勘察時,要將重點放在地下水以及巖土結構方面,要全面的考慮到地下水的變化方面以可能發生的問題,從而根據建筑物的施工要求,結合巖土結構,制定出合理的措施,從而有利于工程施工操作。
2 巖土水文地質條件對工程造成危害的主要因素
巖土水文地質條件造成工程地質勘察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兩個原因就是地下水動水壓力和地下水位升降變化。無論是自然因素,還是人為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地下水位的變化,當地下水位的變化超過其臨界值時,就必然會對工程地質勘察造成地質危害,通過研究,我們可以總結出引起危害的地下水位變化的情況主要有以下三種:
2.1 地下水位下降
在當今社會,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人為因素已經成為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比如,人們對地下水的過度使用,修建水庫將地下水水源截流、礦床疏干、在流域的上游修建大壩等,這些因素通常會造成一系列的問題。當過大或者過快的下降地下水位時,經常會引發一系列的地質災害問題,比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以及地面裂縫等,同樣也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環境問題,比如,地下水源枯竭和地下水水質惡化等,在某些年降水量過小的地方,可能會導致該地區土地沙漠化,而在海邊,又可能會導致海水倒灌,工程以及人類所居住的環境很有可能會因為這些地質災害、環境問題而受到嚴重的影響。
2.2 潛水位上升
潛水位上升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水利工程建設和區域水文地質條件變化,例如,修地下水庫、湖泊、水庫、河流等地下水來源地的水文上升。潛水的水位上升會改變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穩定性,會造成以下幾個方面產生影響:首先,建筑物的安全性受到軟化地基的影響,潛水的水位上升,從而導致粘性土的壓縮性有所提高、含水率升高以及強度的降低,也會造成建筑物的變形沉降;其次,潛水的水位上升也會導致地基的側移或者隆起,建筑物傾斜或者墻體破裂是側移引起的,而建筑物的基礎上浮是隆起引起的;第三,潛水位上升同樣也會使粉土、砂土至飽和,既可能引起管涌、流砂等情況,又可能造成砂土的液化;第四,可能會使潛水位下面的地下室內進水,進而導致地下室破壞,甚至失去其使用價值;最后,土壤的化學特性也會發生變化,例如鹽漬化、沼澤化等等,從而腐蝕已有的建筑物。
2.3 地下水位升降
經過深入研究水文地質規律,我們可以發現氣壓、氣候、地球與月球的引力變化以及潮汐,附近地區的地下水水位變化等等都會造成地下水的水位反反復復升降的問題。以下幾個方面都是受到地下水水位升降引起的:造成已有建筑物基礎土的壓密影響;通過腐蝕性造成基礎工程材料的破壞更嚴重;地下水的水位變化造成干濕交替而容易破壞;一系列的鹽類由于溶解作用造成建筑基礎土層中的建筑物移動;導致具有膨脹性的巖土發生膨脹變形破壞,從而導致地面裂縫而嚴重破壞建筑物的基礎結構。
3 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應對措施
面對工程地質勘察中日益嚴重的水文地質問題,我們應當利用以下幾種措施:
3.1 加強對工程地質勘察規范或者規程的學習
我國的工程地質勘察工作歷經數十年的發展,現在已經擁有了完整的規范、規程系統,在這一系列的規范性文件中,都針對巖土勘察工作的目的、任務及其評價內容作了詳細的、科學的規定,工程地質的技術人員在做工程地質勘察時,都會以此作為依據。這些規范、規程應當受到各工程地質技術人員的重視,認真學習并掌握該規范的各種要求,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在進行工程地質勘察時做到完備的計劃,才能測試足夠多的原狀土樣的數據并及時準確地對抗震地段進行劃分。工程地質的技術人員應當認真學習規范、規程,在掌握相關的規定后,才能達到提升理論水平、提高實際操作能力的目的。
3.2 重視地下水埋藏狀況的調查
在進行地下水埋藏狀況的調查時,應當把握調查研究的重點對象,創建必須的調查指標體系,明確地下水的類型、地下水的水位、補給及其排泄情況、地下水水位變化的幅度及其規律,與此同時,認真評價地下水的情況以及建筑材料的腐蝕情況,針對基坑工程應當加做抽水試驗與壓水試驗,分析評價土層的滲透性能等。預測并評估地下水可能引起的突涌、管涌以及流砂等破壞,并且針對破壞制定科學的、切實有效的防治措施。
經過深入研究,我們可以了解到,地下水在自然情況下其動水壓力作用會變弱,使地面工程產生不良影響的條件變復雜,然而,由于人類越來越多的工程建設活動,尤其是對于大型水利工程的建立,都會使得大范圍的水文地質情況發生巨大的改變,從而造成工程產生嚴重的水文地質災害。
4 結束語
因為巖土水文地質工作在工程地質勘探中占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必須充分考慮影響地質結構的因素,尤其要重視水文地質問題的勘測,嚴格關注地下水文地質的變化,維持好巖土結構的穩定性,所以我們應當特別重視建筑工程基礎地質勘查中對水文地質的調查,由于水文地質條件是組成建筑工程地質環境的一部分,當其條件較差時,將會危害到建筑工程,因此,建筑工程項目的組織者、實施者應當做到實施建筑工程前,認真調查水文地質情況,并且制定相應的防治措施,進而增強建筑工程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從而完善工程建設的實施,在勘探中,做好水文地質的研究工作,對于后續項目的順利進行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朱志新.淺議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必要性[J].科技創新導報,2011(12).
[2]胡煜,劉維軍.對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探討[J].四川建材,2012(02).
[3]張樹明,張邵楠.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必要性分析[J].科技傳播,20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