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的加快,工業經濟對電力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全國各個省份在不同的季節都出現不同程度的電力供應緊張狀況,影響了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為此電力企業要按照國務院“轉方式,調結構”工作部署,與時俱進的采用新技術進行節能減排,對工業企業的發展提供電力保障。本文從電力企業采用新技術規范企業設備、電力企業建立健全檢測和監督的制度、做好電力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管理工作 、電力企業與時俱進建設和完善計量自動化系統等四個方面就電力企業電力計量工作與節能降耗進行探究。
關鍵詞:電力計量節能降耗探究
中圖分類號:TE08 文獻標識碼:A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到來,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矛盾日益突出,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趨勢。因為低碳經濟不僅可以節能減排,而且能夠充分利用資源、擴大市場需求、提供新的就業,是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的重要結合點,是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社會和諧的必走之路。為此電力企業要與時俱進,不斷地進行深化改革,以此來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逐步實現節能減排。電力計量作為新時期企業的綜合管理能力最直觀指標之一,最能夠體現企業的節能降耗,所以供電企業要創新電力計量的管理,促進企業提高生產效率,能夠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電力企業采用新技術規范企業設備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技術已經得以成熟運用到各行業,供電企業的電力計量工具(電子式電能表)也同樣步入電子時代,為節能減排奠定基礎。一是電子式電能表雖然啟動功率小,但計量的準確度仍然較高。即使出現頻率、電壓、功率因數和諧波等的變化電子電能表也不會出現大的誤差影。二是電子式電能表能夠實現遠程電量采集,能夠節約人力資源的付出,并且比工作人員抄表出現的誤差(串戶、計量尾數等)要小得多。三是選用合適的互感器,采用預付費電能表、低耗變壓器等也能到達節能降耗的目的。
二、電力企業建立健全檢測和監督的制度
就當前來說供電企業電量的損失包括供電線路的損耗、變壓器的損耗等固定損耗和變動損耗。一是線路的損耗、變壓器的損耗。這部分損耗是只要有電纜線和變壓器的使用就會有損耗,是風大刮不去,雷打不掉的;二是電力計量裝置會有損耗,造成這樣的原因可能是電力計量裝置的不規范使得電量漏計和損失,并且占到了電量損失的大部分。為此供電企業按照國家計量法規定和電力部規程建立健全《電能計量裝置技術管理規程》,對電能計量裝置的組成、種類、技術要求、工作前管理、安裝后驗收、運行時管理、印證的管理等等有關內容制定出明確的規定。三是對正在使用的電力計量設備必須要定期進行檢查和檢驗,發現問題及時更新或者維修。
三、做好電力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管理工作
1、 提升計量人員的整體素質。一是雖然電力部門都采用了新技術,但新技術的使用還需計量工作人員來操作、來完成,只是系統能自動對不符合工作標準和工作流程的行為予以提醒而已。二是新技術能夠有效解決了計量工作的隨意性造成的管理不到位的問題,為供電企業實現全過程標準化、精細化的管理奠定基礎。三是提升計量業務人員的素質,確保作業時能夠不出現錯誤。特別是在安裝帶有互感器的計量裝置時,安裝人員如果素質較低,不能夠分清電流互感器的極性,勢必會出現各相電壓對應的互感器二次線以及電度表的按線的錯誤,從而造就了漏計電量。所以說提升計量人員的素質是降低能耗的有效途徑之一。
2、對計量人員的要有工作激勵機制。我們知道不論什么工作的實施,即使是高標準化的東西,也不能夠離不開人,所以說供電企業要做好新時期節能減排工作,必須有一支懂技術的高素質標準化人才隊伍作保證。為此供電企業的管理層要做好從事計量工作的專業人員工作,實施獎勵激勵機制,促進工作的創新和發展。一是保持計量人員的相對穩定,做到“老中青”三結合,實行“幫帶”機制,讓工作人員始終懂技術、搞創新,對有突出貢獻的人員實行重獎。二是要隨時掌握計量人員的思想動態,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有的放矢的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讓他們踏實地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四、電力企業與時俱進建設和完善計量自動化系統
1、采用新技術實現低壓電能計量裝置全部自動化。 2013年7月9日,國網天津電科院完成了對原三相電能表自動化檢定系統升級改造,實現了用電信息采集終端全自動化檢測,在國內尚屬首次,改造的完成標志著用電信息采集終端檢測即將告別人工檢測時代。也就是說計量自動化系統通過整合和構建統一的計量自動化系統,可實現遠程自動化實時抄表、用電信息異常報警、電能質量監測、線損分析、預付費、用電檢查及負荷管理和負荷控制,在此基礎上能夠實現線損四分以及需求側管理的分析決策,滿足了電力市場的運營要求,達到減員增效的目的,也為供電企業節能降耗工作發揮了作用。計量自動化系統通過與現場終端進行通訊,這樣不僅減少了手工錄入的延期性,提高了抄表表碼的準確性,為線損計算提供更準確的數據,還可以減少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
2、 計量自動化系統給四分線損系統提供了數據基礎。我們知道供電企業于2003年陸續建設并投入四分線損管理系統。2011年開始進行計量自動化系統主站整合建設,將原有的全部廠站端采集設備、負控裝置、配變終端和低壓集抄設備全部統一接入整合后的新計量自動化系統中,并開發有序用電、線損四分管理等高級應用功能。計量自動化系統按照分區、分壓、分線和分臺區對定時采集回來的數據進行處理,再把處理出來的數據發送到四分線損系統,方便了線損管理人員及時掌握電網的線損,同時給決策人員的決策提供依據。
總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先進的科學技術不斷應用到電力企業生產中,目的是保證電能計量裝置的安全、可靠地運行,從而達到監控的目的,讓電力企業的工作人員脫離繁瑣的手工勞動,提高工作效率,為節能減排奠定基礎。